半導體產業是台灣護國神山,世界各強權無不覬覦,最近甚至傳出台積電將在美國設立六座晶片廠,歐洲、日本亦施壓台灣,政府應積極保護半導體產業,防止晶片技術外流,保護台灣半導體產業,穩定經濟發展。
晶片技術研發,其實是一條漫長辛苦的道路,除了台積電已經順利突破技術瓶頸,邁向2奈米先進製程,享有53%毛利率,其他如世界、聯電、力積電,毛利率都不高,去(2020)年以前,大概都很難突破20%,以致常處於虧損狀態,股價只有15、6元,投資設廠動輒2、3千億元,回收困難,不具投資價值。
再加上晶片生產耗能污染,又需要24小時不能停工,從業人員相當辛苦,技術研發突破不易,所以先進國家如美、日、歐洲,都不願意投資設廠生產晶片,而將晶圓代工委由韓國、台灣生產。
先進國家則掌握設備、生產原料、技術研發,或消費產品,如蘋果電腦、手機、特斯拉電動車,或軟體產業如谷歌、亞馬遜、騰訊、微軟,這些產業利潤之高,毛利率至少50%,甚至60%,都不足以為奇,遠高於晶圓代工利潤。
去年中美貿易、科技大戰,加上新冠肺炎疫情,以及AI、5G、AIoT、電動車、高速運算、比特幣挖礦等,多方面對晶片需求快速崛起,導致晶片爆紅,才使台灣、韓國晶片生產受到全球重視,成為先進國家爭取對象。
最早爆發晶片危機的是汽車產業,福斯、奧迪先後宣布減産,或員工暫時工作,福特、本田、通用、日產、雷諾等大汽車廠,生產都受到影響。全球今年預計將減少450萬輛汽車生產,影響相當大。
美國總統拜登及歐洲各國政府,都先後與各大晶片廠協商,希望增加車用晶片生產,但是因為電動車崛起,每輛都需要3、4百片晶片,需求量爆増,少量多樣,益發增加生產的困難。
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最近表示,車用晶片大部分在亞洲生產,今年1月起,已與各晶片廠一起努力生産。預計到6月底,應可滿足汽車產業最基本的晶片需求,日後將繼增加產量,滿足車用晶片產量。
晶片荒現在甚至吹向家電生產,三星、LG最近表示,烤麵包機、冷氣機、冰箱、洗衣粉機,晶片缺貨至少要半年才能取得晶片,導致家電價格上漲1成左右。
大客戶如蘋果也受晶片不足影響。蘋果手機iPhone 12今年第一季熱賣,營收達到895.8億美元,比去(2020)年同期583.13億美元,大増54%,浄利236.13億美元,增加51%,但是執行長庫克直言,今年第一季因為晶片供應不足,影響平板電腦、Mac手機銷售,營收減少30至50億美元。
華為受到中美貿易、科技戰影響,第一季營收下滑,僅1500億人民幣,減少168.5億元人民幣,幅度17%,晶片不足的關係,只好調整營運策略,集中發展毛利率高的產品,例如5G專利權、AI產品,拉高毛利率9%,使毛利率達到46%,淨利率亦拉升到11.1%,比去年同期増加3.8%,創近3年新高,彌補晶片不足產能下滑缺點。
美國晶片製造已從1990年佔全球的37%,下滑到目前的12%,未來在5G/6G、量子運算、軍工、航太、AI等各領域,都將面臨極大挑戰。
半導體現在成為全球的競技場,歐盟宣布成立歐洲微電子技術聯盟,包括晶片製造商、車廠、電信公司、消費電子、電腦公司,共同組合。規劃產製10奈米以下半導體,最終目標是生產2奈米先進製程晶片,希望在聯網汽車、高性能運算、無線系統等領域,至少要有20%的自製率。歐盟施壓台積電希望協助半導體產業發展。
中國危機感更重,為了擺脫科技制裁,傾全國之力發展半導體產業,成立大基金,資本高達2041.5億人民幣,希望以大躍進方式「造芯」,原來規劃到2020年底,達成40%自製率,實際上只有5.8%,目前規劃2025年能夠達到70%,大摩認為最多40%,但是其企圖心已經不言可喻。
美國總統拜登上(4)月12日召開晶片視訊峰會,邀集19家企業執行長,會商晶片短缺對策與供應鏈問題時表示,美國將加大投資,並且準備好「再次領導世界」,成為全球晶片業領導者。他宣佈以500億美元,投資半導體研發與製造。美國並要求台積電赴亞力桑那州設立5奈米晶片廠。
台灣雖然在晶片的研發與生產上,居於領先地位,但是「壓力山大」,各國都計劃彎道超車,爭取半導體產業的主導權,甚至施壓台灣,要求協助建立晶片廠,對於台灣當然是極大挑戰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最近談到台灣是否能夠再造第二座護國神山,他答覆說「難」。
確實,即以下一個工業革命的戰場電動車,台灣目前未必居於有利地位,如何保護現有半導體產業優勢基礎,防止被其他國家取代,有賴政府及產業界共同努力。這是台灣生存發展重要的基礎,如被其他國家取代,將是浩劫,政府應協助業界排除政治壓力,全力鞏固現有優勢地位,才能為台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