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台灣英文新聞/朱明珠 綜合報導)上周末起天氣驟變,冷空氣一波波報到,今(21)日至25日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,各地早晚氣溫再如溜滑梯般下降,氣溫只有約10度左右,除了容易著涼感冒外,更是心血管疾病發作和猝逝的高峰期。
國健署吳昭軍署長提出低溫保健8個要點,提醒民眾外出或從事戶外活動時,需穿著禦寒衣物,要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,如帽子、口罩、圍巾、手套、襪子,可以多層次穿著(例如洋蔥式穿法),方便隨著進出室內外及室外溫度的變化來穿脫衣物,注意保暖。
此外,氣溫變化大更要多留心身體徵兆,如果出現心臟病徵兆:胸悶、胸痛、心悸、呼吸困難、噁心、冒冷汗、頭暈或暈厥,更年期女性則可能出現氣喘、背痛等非典型症狀,若有以上的現象發生,應告知身旁的人,並儘速撥打119送醫治療。
- 保暖:在室內的居家臥室、衛浴與客廳等環境,空間要保暖也要維持適度的空氣流通,做好防寒與安全措施。在室外時,身體一定要做好完整的保暖,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。
- 暖身:抗寒五字訣「 慢、熱、起、穿、行」,提醒長者們因夜間或清晨溫度較低,身體對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,晚上睡覺時,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,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,都要記得先在床上活動一下四肢或進行伸展暖身運動,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,起身後先坐在床邊,添加衣物保暖,再慢慢地下床,起床後的活動不要過於急促,並補充溫開水以暖和身體。
- 飲食: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,以預防便秘,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緒起伏太大。
- 泡湯:避免飯後或喝酒後立即泡湯,如經醫師囑咐為高危險群,不宜單獨泡湯,也要避免單獨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,水溫勿超過40度;且建議至少飯後2小時再泡湯。
- 運動:有抽菸、酗酒、肥胖或慢性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高風險族群,最好避開較冷的時段外出運動,若有外出運動,也要充分的熱身,保有肌肉的彈性,避免因熱身不足所造成的傷害。
- 按時服藥與情緒穩定控制病情: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、血壓等數據,並遵照醫囑按時用藥及情緒的穩定。
- 攜帶健保卡及緊急用藥:外出要隨身帶著健保卡,並註記平時就醫院所、診斷、藥物過敏史等訊息;如醫師有開給緊急備用藥品,應隨身攜帶。
- 有異狀立即就醫:如果出現胸悶、胸痛、心悸、呼吸困難、噁心、冒冷汗、頭暈或暈厥等心血管疾病症狀,或辨識腦中風徵兆「微笑、舉手、說你好」,當身邊有人不舒服時,可請他(她)做以下動作:微笑:是否有嘴角歪斜臉不對稱。舉手:平舉雙臂,是否無力下垂。說你好:是否說話不清楚,如出現腦中風的任一徵兆,不要自行開車,應立刻撥打119,並記下發作時間,3小時內迅速就醫,把握黃金治療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