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exa
  • En
  • Directory of Taiwan

台灣因應氣候變遷!台灣花蓮場:持續保存與紀錄 原住民族傳統農耕知識

花蓮場表示,原住民族群擁有豐富的傳統農耕知識、生態管理經驗,有利於維持農業的多樣性與永續性

  127
砂荖部落耆老辨識植物及分享傳統利用方法。(照片由花蓮場提供)

砂荖部落耆老辨識植物及分享傳統利用方法。(照片由花蓮場提供)

(台灣英文新聞/生活組 綜合報導)為保存與推廣原民傳統農耕智慧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今(18)日表示,自去(2022)年起執行「找回原力-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」計畫,已完成紀錄30項原民傳統植物的農耕知識,今年將持續在花蓮中南區其他原鄉部落進行調查盤點。

花蓮的原住民族包括阿美族、太魯閣族、布農族、噶瑪蘭族、撒奇萊雅族、賽德克族等族群。花蓮場表示,原住民族群擁有豐富的傳統農耕知識、生態管理經驗,有利於維持農業的多樣性與永續性,為此,他們進入原鄉部落,盤點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,作為提高糧食安全及因應氣候變遷的參考,並為保存與推廣原民傳統農耕智慧盡心力。

花蓮場表示,2022年度已完成小米、地瓜、芋頭、玉米、黃藤、獨行菜、香蕉、山胡椒、食茱萸 、蕗蕎、桂竹、箭竹、苧麻、陸稻、茅草、海金沙、芒草、鵲豆、西洋菜、黃麻、林投、箭竹苗、翼豆、八月豆、雞心辣椒、木鱉果、野莧、油芒、高粱等30項原民傳統植物之農耕知識、利用與飲食文化的相關紀錄,2023年度將與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合作,利用開放博物館平台建置數位典藏網站,促進調查成果推廣與應用。

為進一步推動原民農耕知識與經驗交流,籌辦盤點培力工作坊,花蓮場邀請專家學者、部落族人及有志人士等共同參與,以解說、觀摩、採集踏查等方式,分享與記錄當地傳統農耕知識及飲食文化。以砂荖部落為例,於文健站辦理工作坊,邀請耆老分享早期鹽泉的採鹽與煮鹽的經驗,及文史工作者講述鹽泉生態、植物及鹽份由來,並實地踏查古道,採集黃藤心、山棕心、野菜與辨識傳統利用的植物等。

砂荖部落耆老分享,早期上山到鹽泉採鹽,快則一日,當日取水下山後再煮鹽,慢則兩日,在古道附近搭建工寮,現地煮鹽。無論是搭建工寮,或是補充體力的食物,族人多是就地取材,展現了對植物利用的傳統智慧與技藝。此外,工作坊亦探討部落傳統藥草植物的種類與應用,並安排花蓮場農產加工研究人員,解說植物加工以及萃取蒸餾的不同方式,示範如何蒸餾植物以萃取精華,協助部落發想如何透過加工,建立部落特色產業。

在拜訪部落過程中發現,相同的稱呼,不一定是指相同的植物,例如稱為paw(讀音為爆)的野菜,一般指的是細葉碎米薺,而在花蓮市撒固兒部落的野菜市集上的paw,長得不一樣,品嚐起來也有類似哇沙米的嗆辣味,經查證為獨行菜。撒固兒族人說這種paw是生長在靠近海邊的礫石灘上的沙土草地,當一陣陣冷風吹起,接近冬季時,一棵棵 paw 就會從沙土地上冒出。Ina(意旨為成熟女性)說:「我們吃的 paw 是生長在海邊的,只要一兩片葉子就夠嗆辣,跟阿美族吃的不一樣,他們吃的是生長在田邊的」。吃在地、吃當季,paw這種野菜不僅只是餐桌上的食物,還蘊含了族人對於季節與環境的智慧。

隨著原鄉人口外流、在地耆老凋零,生活型態轉變,原民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逐漸消失,慶幸的是,各地部落正在努力尋回自己的傳統智慧與文化,花蓮場在原鄉進行農業科研與技術輔導之外,亦盤點部落傳統農耕生產知識及飲食利用文化資料以建立資料庫,期能運用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與知識,以協助部落發展特色農業產業。

更新時間 : 2024-01-23 22:12 GMT+08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