潛在台海衝突讓區域國家不得不預做準備,《外交家》指出,奉行一中政策的印度,雖未曾就兩岸議題與中國直接有所齟齬,但作為區域大國,加上地緣政治、地緣經濟考量,台灣有事,印度恐怕難以置身事外。
地緣經濟因素
今日印度在印太地區的政治經濟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。現今55%的印度貿易須取道南海,若兩岸開戰,中國封鎖南海,將嚴重危害其商貿活動。
此外,光就台印貿易而論,如今也已來到無法輕易割捨的程度。2022至2023年間,台印貿易額首度突破10億美元。台灣的ICT專業、半導體製造業,直接影響了印度經濟的多個層面。台海爆發戰事,將直接衝擊印度的半導體產品進口。又,台灣海峽一旦無法通行,印度與日本、南韓的貿易也將陷入危殆。
地緣政治因素
就政治面而言,印度同樣難以自外於兩岸戰事。
首先,印度與美國之間有著2016年簽署的《後勤交流備忘錄協議》(Logistics Exchange Memorandum of Agreement,LEMOA),美國協防台灣之際,可能會尋求印度支援後勤工作。美印雖非盟友,美國與盟友卻可能施壓印度,在台海戰爭上採取更主動積極的角色,畢竟印度也是《四方安全對話》(QUAD)的一員,既已入盟,怎可袖手。
再者,印度與中國本就因邊界爭議等問題而不睦,北京當局也多認為印度有向西方靠攏之勢。倘中國進犯台灣,不排除會在喜馬拉雅山脈中印交界開啟第二戰線。就算印度只提供人道援助,也可能被中國視為介入戰爭,而有了開戰的託辭,中印邊界緊張情勢,將直接升高至全面戰爭。
印度在全球的聲望
《外交家》認為,除了評估台海衝突的政治經濟後果,還有一點,是至今較少被談論的,那就是印度在區域乃至於全球的聲譽,以及其心目中的國際新秩序。若印度想在全球贏得聲望,勢必得「做對的事」,對維繫全球秩序作出貢獻,而在兩岸戰爭中作壁上觀,不是泱泱大國應有的姿態。
為了避免在兩岸爆發戰爭時才陷入天人交戰,印度或須防患於未然,加大外交努力,與歐盟、東協、美國、澳洲、南韓及日本等理念相近的盟友,商討如何降低戰爭風險,如何因應最糟情況,並在推動軍事改革的此際,思考如何調整軍力,裨於應付多線戰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