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醫療環境惡化,一向予人溫和形象的醫事人員去(2023)年下半年數次上街頭抗爭,引人矚目,如何有效改革健保制度,改善醫療體系,重建醫事人員良好的工作環境,並強化醫療設備,投資新藥研發,保障國人身體健康,應是當務之急。
去年8月18日護理師工會到行政院抗議,台灣醫療界正面臨30年來,前所未見的護理師離職潮,尤其新冠疫情衝擊醫療體系,長期過高的護病比,導致病人致死率、感染率、跌倒、褥瘡發生率不斷上升,在高壓、高過勞風險低薪、以及勞動條件不佳的護理職場環境,使得護理師半年內,竟然有1700人離職,導致各醫療院所嚴重缺乏護理工作人員。
護理師工會指出,台灣護病比是1:13,瑞士1:7.8,英國1:8,瑞典1:7.6,比利時1:10.8,美國1:6,沈重的工作壓力,對護病都是沈重的壓力及風險。更令護理師無法接受的是,含夜班費,一天工作10小時以上,一個月只有3.5萬元。薪資低到根本無法養家糊口,工作壓力沈重要喘不過氣來,惡劣的工作環境,加上薪資不合理,逼得大量護理師寧可掛冠求去。
11月19日,又有「黑十字運動」,護理師再上凱道街頭,頂著烈日,將「醫療與救治」的紅十字,蒙上黑布,象徵著護理師們的絕望。台灣醫事人員大聯盟呼籲,政府應進行醫療改革,維護醫護和全體病人權益。工作環境不合理,使得現在領有執照的護理師雖然有30萬人,卻只有19萬人還在醫療工作崗位,其他全部轉行,寧願到學校當校護或醫美診所工作,都比在醫院工作環境佳。
去年初全台醫院爆發護理人員離職潮,造成許多北部醫學中心被迫關病床,急診室壅塞,病人住院等待時間拉長,亂象叢生,不只醫療服務能量下降,醫療照護品質也連帶受影響。尤其不合理高護病比,會造成病患高死亡率,護理師每多照顧一位病患,患者入院30天內死亡率,便會增加5%至7%。
護理師工會的抗爭尚未解決,10月爆發醫師、中醫師、本土小牙醫、國際牙醫、醫檢師、治療師、放射師、護理師等,第一線醫療人員,一起遊行,抗議醫療現場讓他們「累成鬼」,但是待遇低到無法養家糊口。醫事人員發起,從1995年以來,首度發生罕見抗議浪潮,表達對工作環境的不滿。
醫療環境不佳,不僅引起醫事人員的反彈,也影響國人的健康及壽命。據統計,台灣2022年平均壽命為79.84歲,比2021年的80.86歲,減少1.02歲,平均壽命居世界第37名。全球最長壽的國家是新加坡,平均86.61歲,香港第二名85.49歲,澳門第三名 85.4歲,日本第四名84.45歲,瑞士第五名83.85歲,南韓第六名83.53歲。
國民平均壽命長短,與國家投入的資源,以及醫療體系的規劃,密切關聯。
新加坡早在2018年,即推動數位醫療監理沙盒,2021年修訂「醫療服務法」,開放遠距與行動醫療。日本在疫情後,大幅開放遠距醫療及藥師遠端諮詢服務。台灣雖然在2021年修正「生技醫療產業發展條例」,納入再生醫療、精準醫療、數位醫療,但是相關子法,以及醫療器材及藥物的「市場准入」嚴格,有必要加快修法及開放腳步。
健保改革方面,醫界的看法是影響到國家經常性衞生支出比例,2022年健保總額為8095.62億元,成長3.32%,2023年健保總額為8364.24億元,成長3.323%,今(2024)年健保總額8755億元,成長率提升到4.7%。即使如此,如與日、韓相比,台灣經常性醫療衞生支出占GDP 6%,日本占11%,韓國占8%,仍有相當大差距,值得檢討。
國家對醫療資源的投入,應該視為重要投資,不是支出,因為影響全國人民健康及壽命,而且可以帶動相關醫療器材及生技醫藥產業的發展,創造龐大商機,促進經濟發展。全球AI產業發展快速,數位醫療、遠距醫療、精準醫療,以及各類藥物研發,進步快速,都可帶動國家經濟發展。
如何改革現行健保制度及醫療環境,讓醫事人員有合理的待遇及良好的工作環境,進而保障全民健康,提升平均壽命,政府應加快醫療環境的改革腳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