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exa
  • En
  • Directory of Taiwan

「殭屍鹿病」入侵美國黃石公園 專家:傳人可能性上升

被暱稱為「殭屍鹿病」的「慢性消耗病」(CWD),傳出今年已入侵美國黃石國家公園,由於該國家公園的物種多樣性高,科學家擔心這種尚無法根治的特殊疾病,將加速跨物種傳染,最後影響到人類。 「慢性消耗病」的主因是跟狂牛病一樣的朊毒體感染,這種又被直譯為「普利昂」的蛋白質致病因子由「錯誤摺疊」的普利昂蛋白(PrP)聚集組成,透過誘導神經細胞上原本正常的結構,轉變為錯誤結構,而達成自我複製及「感染」的效...

人為何物?台灣北師美術館「酷共生」展覽 科學與當代藝術探物種依存關係

(台灣英文新聞/藝文組 綜合報導)北師美術館邀請11組藝術家舉辦「酷共生」展覽,自即日起至至9月17日止。 科學與當代藝術展覽「酷共生」由新銳策展人林承緯策畫,參展藝術家橫跨建築、生物工程、醫學等領域,援引生物學家琳恩.馬古利斯(Lynn Margulis)提出的「內共生理論」理論,及哲學家凱倫.巴芮德(Karen Barad)則提出「酷兒展演性」概念探討跨越物種的依存關係。 馬古利斯...

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首度開放頂樓花園 「給植物的音樂會」遊走式跨物種溝通

(台灣英文新聞/藝文組 綜合報導)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推出「給植物的音樂會」。 2023台北藝術節將於8月5日至10月1日舉行,將首次開放11樓的「星空如願」頂樓花園,採遊走式無固定座位模式演出,邀請觀眾與植物進行「跨物種溝通」。策展人林人中表示,「給植物的音樂會」名稱就明示了植物是主角、人是配角,邀請觀眾帶著家裡的植栽一起來到北藝中心頂樓花園,潛入花草樹木的感官境地。 今年主題為「萬物...

新冠源頭調查倍受阻礙?自然期刊:WHO擱置調查 因政局改變、中國拒絕合作

(台灣英文新聞/朱明珠 綜合外電報導)新冠疫情肆虐全球3年多,近來各國逐步解封回歸正常生活,但病毒源頭究竟從何而來?據科學期刊《自然》(Nature)報導,世衛已放棄了關鍵的COVID起源第二階段調查計劃,理由是在中國進行研究面臨各種挑戰。 英國權威科學期刊《自然》(Nature)週二(14日)引述消息報導,世界衛生組織(WHO)悄悄擱置了COVID-19大流行起源的第二階段科學研究,理由是...

人與鸚鵡的「軍備競賽」澳洲上演 開戰理由引人發噱【影】

(台灣英文新聞 / 黃紫緹 綜合報導)鸚鵡有許多討喜的特質:可愛、逗趣、美麗、富有好奇心、聰明。太聰明了。科學家發現,澳洲的鳳頭鸚鵡(cockatoo)智商之高,竟足以與人類進行「軍備競賽」,目標非常神聖不可侵犯-是一場「垃圾桶」保衛戰。 綜合衛報與法新社報導,8月發表在當代《生物學》(Current Bilogy)期刊的一份研究,罕見地針對鸚鵡大肆劫掠澳洲垃圾桶的行為,探討人與鳥的「跨物種...

台灣防疫一體!畜衛所、防檢局及疾管署成立 人畜共通傳染病跨部會風險評估團隊 

(台灣英文新聞 / 生活組 綜合報導)為早期偵測國內外重要人畜共通傳染病風險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、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昨(25)日宣布,正式成立「人畜共通傳染病跨部會風險評估團隊」,並在防疫一體(One Health)概念下,整合動物及人類疫病專業知識評估重要疫病風險,期待早期警示提供風險管控因應整備。 人畜共通傳染病風險評估團隊說明,新興傳染病的防治為當前全球...

氣候暖化「迫遷」野生動物 生物學家警告:人畜跨物種傳染病將大幅增加

(台灣英文新聞/李昱德 綜合外電報導) 在沒有找到新冠肺炎病毒是由實驗室製造的證據前,對於其來源,目前的假說是從野生的蝙蝠進入到人類社會,而隨著氣候變遷加劇,一些病毒可能也會因動物的移動而開始跟人類有接觸,並有造成大流行的危險。 一篇發佈在《自然》(Nature)期刊的研究對3139種哺乳類進行了觀察,並建構了這些動物在全球均溫攀升後,可能的移動軌跡模型,以此研究病毒的可能傳遞路徑。 ...

全球首例! 美國男子接受豬心移植

(台灣英文新聞/ 國際組 綜合報導)美國一名57歲男子7日移植基因改造豬隻的心臟,創下醫學先例,為動物器官移植人類樹立重大里程碑。該男子目前預後狀況仍不穩定,由醫療團隊密切監測中。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(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dical School)聲明指出,本次受贈者班奈特(David Bennett)因病安裝人工心肺機,已臥床數月,更被判定不適合接受人類器官...

台北市立美術館2021亮點展覽!日本藝術家塩田千春撼動靈魂

(台灣英文新聞/藝文組 台北綜合報導)台北市立美術館(以下稱北美館)29日正式宣布2021年度重點計畫。 北美館獲《GQ》雜誌評選為年度美術館,於去(2020)年6月份創下11年來同期最高來館人次的紀錄。 北美館表示,「董陽孜:行墨」、「江賢二回顧展」、「未完成,黃華成」、「布列松在中國1948-1949|1958」名列《藝術家》主辦之票選年度十大公辦好展,同時入選網路媒體《Bios ...

〈時評〉新興感染症 研究是科學新知與防疫策略的媒介

原來生存在蝙蝠和其他野生動物的微生物,因著某些機緣可以跨物種感染人類 。之後也可以透過病毒基因的突變,而變得更適合於人類之間的傳播。對這種新病原,全人類沒有免疫力,加上21世紀全球化的生活模式,使這些新興感染病原可快速傳播,且對全球人類造成嚴重健康威脅。 此時,人類總是拿出最原始的防疫法寶當作第一線防疫措施,那就是隔離與檢疫。原先期盼新冠病毒會像2003年的SARS病毒一樣,透過隔離與檢疫數...

武漢肺炎的省思 人類為何益發容易從動物身上染病?

(台灣英文新聞 / 黃紫緹 綜合報導)武漢肺炎根源雖未確定,野生動物幾已證實是元凶,這次疫情之凶險,讓世人再次意識到人畜共通疾病的危害。專家指,隨著氣候變遷與全球化改變人類與動物互動模式,未來這類疫情恐將成為常態。 BBC指出,過去半世紀以來,諸多快速傳播的傳染病皆源於動物。1980年代的愛滋病來自猿猴,2002至2003年的SARS是蝙蝠與果子狸,2004至2007年的禽流感是禽類,200...

中國專家:寵物也會感染武漢肺炎? WHO、台灣農委會:尚無證據顯示

(台灣英文新聞/國際組 綜合報導)中國官方專家表示,2019新型冠狀病毒(2019-nCoV)會在哺乳動物之間傳播,若寵物與病人有過接觸,也需要接受隔離監控。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昨(29)日晚間接受中國官媒央視「新聞1加1」節目連線採訪,她表示,新型冠狀病毒是在哺乳動物之間傳播,所以對哺乳動物都需要加以防備。 李蘭娟呼籲,主人需對寵物加強管理,如果寵物在外面接...